康希諾:十年拼搏疫苗創新路
改革開放40年
民營企業列傳
第一支埃博拉病毒疫苗獲得中國新藥證書;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肺結核疫苗在加拿大正式進入臨床試驗;2018年11月,打破國外壟斷的一類新藥重組肺炎球菌蛋白疫苗,獲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新藥臨床試驗批準……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西區,冬日陽光下,一棟剛剛落成的灰色建筑雖不起眼,但低調的外表之下孕育著一顆雄心:15款新型疫苗其中3款全球首創。孵化成立于此的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經過近十年積淀,交出了一份近乎完美的成績單。
埃博拉疫苗一舉成名
2017年10月20日上午10點,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在官網公布消息,“批準重組埃博拉病毒疫苗的新藥注冊申請”。那一天,康希諾創始人、董事長宇學峰正在參加一個論壇,收到信息后,他第一時間就在現場公布了這個消息。正是這個消息讓此前默默無聞的康希諾一下走到了聚光燈下。
“2014至2015年間,埃博拉疫情再次暴發改變了康希諾的命運。”宇學峰對科技日報記者回憶說。疫情暴發后,康希諾與軍事醫學科學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正式就重組埃博拉疫苗項目進行合作。當時康希諾擁有國內唯一的腺病毒載體平臺,這個平臺原本計劃是用于研發新型肺結核疫苗的。“我們曾經做過肺結核疫苗,技術路線和埃博拉疫苗幾乎完全一樣,我們有技術儲備也有技術平臺,立即就把埃博拉疫苗推了上去。”宇學峰說。技術成熟、原CFDA對此疫苗重視、特別審評程序、疫情背景下的緊迫感使得埃博拉疫苗的研制創造了空前的速度。很快,他們研發的重組埃博拉疫苗進入臨床試驗,成為全球第三個,亞洲第一支進入人體臨床的埃博拉疫苗。
一間辦公室孕育“弄潮兒”
埃博拉這個原本不在研發和開發計劃中的疫苗,不僅讓企業一舉成名,還無意間打開了創新閘門。現如今,康希諾生物的研發管線已經包含了十余個新型疫苗,涵蓋了肺炎、肺結核病、埃博拉病毒、腦膜炎、百白破、宮頸癌等多個疾病領域,成為國內重要的疫苗創新研發基地。
回憶起十年創業路,宇學峰感慨萬千。彼時,他已在一家跨國疫苗巨頭企業任全球細菌疫苗開發總監,偶然一次回國考察,引發他深深的思慮。“中國是全球最大的人用疫苗生產國,但是國內疫苗產業與國際水平相比,不論技術還是質量,都有著明顯差距。”
最終,宇學峰決定回國創辦一家有特色的疫苗產業升級換代的創新企業, 2009年夏天,在位于開發區的天津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的6樓的一間辦公室里,他開始了創業之旅。
10年一劍。10年間,康希諾被評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建成了市級重點實驗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承擔了多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疫苗生產打破跨國巨頭壟斷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人用疫苗生產國,根據中檢院數據披露,中國每年經中檢院批簽發疫苗的數量在5億至10億瓶(支),但國內疫苗品種與國際相比還有差距。以全球疫苗市場超重磅產品肺炎球菌結合疫苗(PCV)為例,目前,全球唯一在售疫苗是美國輝瑞的沛兒,該疫苗的適應癥為6周齡至15月齡嬰幼兒的主動免疫,統計顯示,國內肺炎球菌結合疫苗市場年需求可達670萬人份或2680萬支,因為價格高昂,疫苗在國內有著龐大供給缺口。如今,在康希諾人的不懈努力下,國產PCV疫苗已走出實驗室,進入到臨床申請階段,“產品具備更佳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與國外產品比毫不遜色,價格還大大低于進口疫苗。”宇學峰說道。
2018年7月,快速發展的康希諾生物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不久前他們通過了上市聆訊。上市并不是終點,正如宇學峰所說那樣“我們會從一個初創研發型企業到生產型企業,到最后成為真正擁有全產業鏈的疫苗企業而努力奔跑!